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济南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坚信远方会有美丽的风景,以梦为马,砥砺前行。他,便是赵以阁老师。
2008年,赵以阁老师毕业于济南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济南大学攻读应用数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考入山东大学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16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赵老师主要从事分数阶微分方程与系统解的定性理论、以及分数阶系统分析与控制等研究工作。赵老师已经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7篇,被EI收录1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他引总次数170余次。赵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他曾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等荣誉。自工作以来,赵老师担任数学1603班班主任及2016级学生学业导师,并获得“济南大学2016-2017学年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脚踏实地 不忘初心
赵老师在短期内就获得了如此多荣誉,当被问起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时,赵老师说,只要一直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说起来是那么的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难,然而赵老师却做到了。科研的路上一直都是充满坎坷的,赵老师的科研之路也不例外。赵老师是研究分数阶三角系统控制理论的,如何将分数阶三角系统控制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有很大难度的。在赵老师的一篇文章的审稿过程中,有位审稿人让他举一个有关分数阶三角系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例子,赵老师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才找到了分数阶三角系统的实际模型。一天半的时间,所需要做的不仅是找出那一个例子,更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是坚韧不拔的毅力。
行动的背后需要目标的动力。赵老师从小便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为目标。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研读博进行深造,孜孜不倦地打磨自身基础硬件。赵老师没有一步登天的虚望,而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标,完成好岗位任务,做好他负责的自然科学基金结题工作,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希望所在。对于长期目标,赵老师只说了四个字:脚踏实地。身处在备课压力、科研压力下,赵老师从未抱怨什么,只是做好该做的,无愧于心,至于结果,便水到渠成了。正如赵老师言:“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目标。”
教导谆谆 情意深深
在这个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诱惑也在不断地增多,尤其是对于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拒绝诱惑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而手机则是目前对大学生最大的诱惑了。赵老师亦对此现象表达了深深的担忧。赵老师表示,他自己的个别学生,就身陷手机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不仅影响了学习,更是伤害了身心健康,而身体才是发展的本钱,才是一切一切的前提。赵老师真切地建议同学们戒掉游戏,不要沉迷于网络,上课时更不可玩手机,有些问题可能你认为你会了,可是却不是真正的理解,切勿眼高手低。自习时也应尽量将手机关机,以保证自己可以集中注意力,不会分神分心。也不要轻信网络谣言,遇事多与老师或父母商量,虽不可盲目听从长辈的话,但毕竟他们经验丰富、考虑周全,可以帮助同学们明辨是非,为自己的成长保驾护航。
赵老师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赵老师坦言,数学是很难,不易理解,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但是,其实学好数学最为关键的,还是兴趣。只有有兴趣,不要浮躁,静下心来,多写多做,才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赵老师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急切关心。赵老师表示,毕业之后可以去找工作或者考研。毕业后找工作会比同龄人先行一步,但知识储备还是有限,若想更好地发展,在生活中还要努力学习;考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但是,考研是一条孤独之路,或许最初报名的人有很多,但是最终坚持下来的却很少。不管什么时候,坚持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考研之路,贵在坚持。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笔者采访了赵老师的两位学生询问他们眼中的赵老师。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一个词:负责。同学们眼中,赵老师是脚踏实地的学者,也是最亲切最负责的老师。过程化考试试卷的一对一讲解,专业课遇到问题时耐心的指导,精心整理后上传到班级群里的笔记和学习资料,晚自习时的督导……他既是帮助同学们攻克难题的良师,亦是关心同学们生活的益友。
同时,作为老师,赵老师不仅注重对学生的言传,更是注重对他们的身教。生活中的赵老师,喜欢运动,尤其是足球。赵老师去年加入水利与环境学院足球队,取得了学校教职工足球赛的亚军,今年参加机关三足球队,取得了学校教职工足球赛的冠军!这些成绩都不是他偶然取得的,而是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与汗水。赵老师以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喜欢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只有在喜欢的基础上不断练习、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赵老师是一个对学生认真、负责、责任心特别强的一位老师,对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很关心,会跟学习状态不好的同学聊天疏导,经常性地给我们开班会聊一下我们近期的学习和生活,与我们班同学相处特别好,感觉像朋友吧!” “赵老师在工作方面十分认真负责,细心耐心,不仅是在课堂上细心讲解知识,在课余时间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去答疑,赵老师关心成绩退步和和考试不理想的同学,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生活中关爱同学,当同学们对自己未来择业和是否考研感到迷茫时,他总能给予建议。总之,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为同学们耐心解答。”这是赵老师的学生对赵老师的真实评价。赵老师从不会直言对学生们的关怀与爱,但是他点点滴滴的付出,同学们都懂得。
采访完赵老师后,笔者又采访了赵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人生导师孙书荣教授。孙教授对赵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时代的他,执着而内敛,是一名非常好学上进的学生。工作之后又十分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会经常找一些同学来办公室谈心,既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工作中的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生活中的他,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老师们眼中的他,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同学们眼中的他,循循善诱、良师益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赵老师从教时间虽短,但无论是学术上还是人格上,都值得我们钦佩,我们敬仰,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