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2月11日,2018年济南大学社科工作会议在第一学术报告厅召开。校长张士强,副校长李光红出席会议,各文科学院与独立科研平台负责人、各文科学院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代表以及社科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光红副校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社科处处长张守凤全面总结了2018年济南大学社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2019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随后,商学院副院长王悦、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伟、文学院教授宋洪民、济南传承家文化研究院院长王众分别结合自身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其后,张士强校长为荣获“2018年济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文学院、商学院、政法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颁奖,并就我校人文社科工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了讲话。
张士强校长首先肯定了我校人文社科工作的成绩。十年来我校人文社科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社科立项、成果奖励、高水平论文发表、平台建设、学报办刊质量等工作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数量、科研经费总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9项,较去年增长93.33%,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数全国排名第40位,省属高校排名第1位,立项率为17.06%,高出全国1.86个百分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一等奖数量省属高校排名第2位;发表顶级论文24篇,较去年增长14.28%,发表高水平论文232篇,较去年增长28.89%,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5篇;科研经费总量为1966.8万元,较去年增长37.81%,纵向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与斯坦福大学共建我校首个人文社科国际合作研究平台(REAP山东中心),到账经费400万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7版)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版,复合影响因子(中国知网)为0.652,刊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9篇次。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社科处的科学谋划与各学院的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得益于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
张士强校长指出,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标志性成果不足、文科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激励政策不完善、学术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不够、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五个方面。
张士强校长强调,社科处和各学院以及独立科研平台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第一,人文社科研究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每个文科学院应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立足本单位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确定研究方向,组建学术团队,进行科研攻关。第二,人文社科研究要与国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广大文科教师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实践中去,关注国家、地方的现实需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凝练研究方向,形成研究特色。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人才乃高校发展之根本,各学院要坚持“引”“育”并举,切实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攻坚克难,根据学科建设方向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同时,将现有人才培养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有重点地培养青年教师,使其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第四,加强学术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各学院要通过团队协作在某一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上形成合力,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培育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第五,加强社科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社科处与各文科学院要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坚持“激励为主,约束为辅”的理念,发挥好科研政策的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投身人文社科事业。
李光红副校长在会议总结时用三句话与广大文科教师共勉:“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李光红副校长指出,济南大学走过了七十年风雨历程,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学院和广大教师在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济大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坚守学术研究,执着社科事业,沐风栉雨,砥砺前行,才能再创我校社科工作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