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如此难得的赴美国交换学习的机会。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如此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哪怕只是短短四个月,转眼即逝。从我知道学校有交换学生交流项目的那天开始,就期待着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去体验西方的生活环境和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在申报、等待、学习等一系列紧张的准备过程结束之后,我的梦想得以实现了。在2015年的中旬,我揣怀着目标和希望踏上了地球另一端的那片土地。
在飞机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之后,我终于来到了阿伯丁这个异国城市。虽然它不及纽约的繁华,不如旧金山的恬静,却是个把美国特色小镇风貌体现得恰到好处的地方。来到了北方州立大学,从酷热炎夏到大雪纷飞,这几个月,北方州立大学带给了我异常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思想上的迅速成长蜕变,无论是在学习上、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
在学习上,首先美国的学制和中国的不同,美国实行的学分制度,修满了学分就可以毕业,不管你是大三还是大五。中国虽然也实行学分制度,但是其实还是以传统学期制度为基础,限制每学期的学分数,最后还是四年或五年学制。在美国一学期只用修三到五门课就很充实了,每门课上课的次数和作业量都很大,需要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去预习和复习。课程研究也更有难度、详细和深入,通过大量的动手动脑动嘴相结合的模式,让你以自身经历为前提深刻地学会知识。这不同于应试教育中泛泛的教学,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考过之后不仅没有掌握到应有知识,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记住过的知识也会逐渐地忘记了。美国的考试形式也和中国的不同,在中国,我们经常只重视期末考试,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日学习,一到期末就加班加点地应付考试。在美国,无论是日常的出勤、平时的小作业、期末论文、演讲还是期中、期末考试都是一样重要的。不凭一次考试的成败而定英雄,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才是更人性化、更素质的教育。
生活上,我们中国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首先我们是独生子女居多,平时过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有一定欠缺。到了国外,无论是生活起居、洗衣做饭还是日常用品的购买都不再有人监管你或为你设想妥当,一切全要靠自己打理。这些对上过四年寄宿学校的我而言虽然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也经常会出现早上起不来床、吃饭时没有东西可吃的情况。重要的是到了美国,我需要去适应他们的快速生活节奏,对于我们的饮食习惯也是莫大的挑战。一开始是抱着新鲜的态度去吃美国的食物,但是几周以后就已经无法适应每天吃炸薯条的日子了。于是我们经常尝试自己做一些中国饭菜,这也锻炼了我们的烹饪能力。总而言之,我们还是更喜欢自己国内的生活。我们所有交换的学生都深刻地认识到了对国家的眷恋与热爱,这也是留学经历带给我们很重要的一课。
在思想上,我认为无论是我还是别人都改变了好多。去美国之前,我们都是被家里捧在手心上的娇气孩子,到了美国以后既要适应没有人照顾的异乡生活,还要承受很多的学习压力,最重要的是,要平衡好学习和社交的时间,这个问题逼迫我们要在短时间之内,让自己迅速成熟起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每个人内心的天平都不断地左右摇摆,无形的砝码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有分量。在那四个月的时间里,我想我的每一个决定和选择都将把人生推向另一个轨道。我作为一个大五的学生,看着学弟学妹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下,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坦然面对,觉得出国交换学习真的会让我们变得更成熟,更坚强。
以上所写只是我部分的体验心得,如果要细细道来恐怕需要写很多。更多的,是让我们铭记于心且无法表达的感受和感激。感谢学院给我这样难能可贵的机会,让我有所体验并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有了新的规划,也让先前有些茫然的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国家更加地眷恋,出国在外,更加体会到了什么叫“根”。以后我还是会出国学习的,希望将来学成归来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