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此意凭向端午说

作者: 来源: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郇浩   发表日期:2022-06-02    

五月五,过端午。思念从南渡江而来,夹杂着缕缕粽香,嗅到空中若有若无的青艾气息,恍惚间,屈夫子便在眼前,与我一同赏这仲夏的人间。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君可见,百舸争渡,横陈江上。那是一番波澜壮阔的景象,那是楚地自古而传的习俗。云旗猎猎,雷鼓噪噪,舟行江上,如龙游峡中,如果你得幸,能够亲眼目睹一场端午竞渡,相信我,你会恍然大悟,明白何谓“龙舟”。从小我便在江边看过这番令人为之震撼的情景,动人心魄的鼓声节奏,整齐划一的运浆动作,喊声震天,极其具有力度美感,那是古楚国人民血脉里的力量,那是一扫战国后期楚国颓势的存在,舟行碧波,水击千里,一股问鼎中原的气势,在这端午时节得以释放。戏水逐浪,波分两岸,正好应了古文中端午之意,阳刚之气,日升中天。端午江上,百舸争渡,追逐充满希望的未来;五月时节,万舰齐发,目标方兴未艾的人间。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五月五的早晨,我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是我和爷爷秘密的约定。“你知道吗?过端午可是有讲究的哦!”在爷爷的讲述中,我知道了五月五要去找带着露水的艾草,带回来挂在门前,这样可以驱邪带来好运。“你可要记好啊,明天我要是忘了,你要提醒我去找艾草啊”。儿童的世界充满好奇,我记下了爷爷的话,艾草得要一早去找回来,就像是我接受到的特殊任务。然而感到微微憋屈的是,爷爷的记性总是很好,仿佛从不会忘记任何事,每个五月五的清晨,从懵懂睡梦中醒来,当我攀过高高的门槛,走到门外看向门楣,艾草就已经挂在那里了,所以我的任务也就转为追问爷爷这束艾草带回来时是否带着露水,是否能起到好运的作用。不经意间,十数年转瞬而逝,执行了这么多次“任务”,我已经可以毫不费力的跨过门槛,但一如往常的是,总会有一束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绿挂在门上,散发着淡淡的艾香,沁人心脾,清爽神经,似要叫人好好享受这端午时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历史有其独特的厚重感,端午更是。手执一束艾草,在汨罗江畔轻声长吟,不思量当年的楚国万千风华今又何在;插上半柱熏香,在屈原祠前呓语呢喃,长相思故去之夫子文才赤魂何处安身。生在江边,常饮江水,儿时有幸多次在端午节去过屈原祠,模模糊糊的记忆,只记得江边怪石嶙峋,一栋祠堂建筑独立其上,鄂西地区独特的吊脚楼,加上三峡两岸连山,使得整个祠堂拔地而起,显得清瘦高耸,就如同是屈原为国憔悴的面容,对江独酌,不忍其心。而作为秭归人,从小熟读熟背《离骚》。在这端午时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诵读声会传遍峡江之间,于是乎,一股超然于节日外的严肃之感油然而生,一片水土之间养育的血脉之情同含思念。那是十多年前的回忆啦,而今再到江边,已经找不到原来的屈原祠了,三峡筑坝,高峡出平湖,故址已沉江底,一如屈原魂归水泊,如今江畔的端午更显宁静祥和。我记忆中的屈原祠似乎就这样完成了它的使命,千年的轮回,亦余心之所善兮,端午就这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五月端阳,人间正盛,记忆里的粽香青艾,龙舟竞渡,凭吊千年前的历史,思念身处异域的远亲。薄雾冥冥,与屈夫子在江上邂逅,共话一曲新的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