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砥志研思 笃行致远——访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美术与设计学院赵忠超老师

作者: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张珈瑜   发表日期:2021-10-14    

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赵忠超老师申报的《轨道交通站点空间的适老性评价及优化设计研究》课题获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单列学科立项。该课题是赵老师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的后续研究,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针对现有轨道交通空间“适老性”不足的问题,构建轨道交通空间的“适老性”评价体系,并提出优化其空间环境的设计策略。

赵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建筑照明设计理论与实践。近年来,赵老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如环境设计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负责人)、主讲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等,并获得各类教学科研奖励近20项。

钻研坚持不懈,追逐理想

纵有千古,横有八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赵老师认为,在我国人口结构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基于老年人的身心行为特征和现实需求探索中国特色的适老设计,为其提供支持环境,做科学实用的设计,让老年人能自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也将大量使用轨道交通作为出行工具。为了满足老年人对轨道交通的使用需求,让老年群体享受到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交通服务,相关部门了解老年人群对轨道交通的需求、明白老年人的诉求至关重要。赵老师预想通过对老年乘客的问卷调查与现场调研,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现有轨道交通站点适老性设计的缺点与不足,提出满足老年乘客需求的轨道交通站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赵老师在分享科研经验时说:“我一直秉持着一个理念,即百分之一的希望一定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管能不能成功都要用心、尽全力地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另外,赵老师还强调说:“科研是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站在学院、学科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科研问题,尽可能实现学院学科发展同自我成长紧密结合。更重要的是科研是细水长流的事情,不能临时抱佛脚,关键是前期的系列积累,如何让自己的研究更前沿,要持续地关注某一个领域或方向,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打一枪换一炮’。”

为了实现自身梦想,达到更高的目标,有的时候人们必须接受超过自身现有能力的艰巨挑战。在科研过程中赵老师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点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国家人才济济,人文社科领域空白点较少,要让自己的研究更前沿、更具创新性,应时刻关注近期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握科研动态,才能产生学术灵感,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赵老师说,许多事情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有所收获,即使面对时间紧迫的压力,面对行政事务的繁忙,他还是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做好科研的同时,心系学生,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

未来山海远阔,厚积薄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赵老师为申请这个科研项目做了充足的准备。谈到选题,赵老师认为首先应密切关注国家、地区或行业的重大需求,紧紧围绕现实需求来开展学术研究,研究还要有价值、有意义;其次是要结合自己的设计专长,做持续的研究。赵老师设计经验丰富,主持过南京地铁2号线的设计,为此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谈及申报项目,赵忠超老师说,在整个项目申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多与他人沟通、多进行论证,做科研不能封闭,要和同行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多交流选题、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从别人身上获得启迪,学到经验,这也正是赵老师再次成功立项国家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搞科研千万不要与圈内的信息隔离,沦为边缘人,否则容易失去机会,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赵老师也是开放交流方式的受益者,这种“集思广益”的讨论形式,给予他新的思想刺激和启发,因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所思考的视角和关注点都存在差异,而启发和灵感多来自于这种差异。

赵老师分享道,在申报书撰写过程中,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要用严格求证的方法,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方面求突破。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研究内容的框架设计和逻辑思路方面,赵老师表示要重视研究的总体设计和研究内容构成部分的逻辑性,这是项目申报书的核心。我们在内容设计时要尽量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预期结果等清晰、具体地展示出来,体现严密的思路和可行性。填写项目申报书时语言表述一定要准确、精炼,应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准确和客观地表达,选词用句要仔细考究和细细斟酌,排版格式等必须认真、严谨和规范,细节决定成败,总之,对每一句表述都要精心组织,要“细磨慢研”。

赵老师还分享了一些意外的收获。他说,作为一个设计专业教师,不一定要天天研究设计自身,也可以从设计之外下手做一些事情;设计的好坏单纯让设计师去评判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在这个刚刚获批的项目中,赵老师就提到把设计评价转到用户角度。

耕耘脚踏实地,硕果累累

赵忠超老师在教学、科研中秉承“永不止步、脚踏实地”的信念。这短短八个字,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赵老师曾经有五年的企业工作经历,他说,在企业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他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对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大帮助。因为在企业工作能发现很多第一现场的问题,这是设计一线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应用价值较大,这也是赵老师一直做应用研究的主要原因。

此外,能发现当前这个行业、领域最迫切的问题,也是赵老师转型教育的初衷。他认为我们国家这几年设计行业发展得很快,社会上不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但是缺少教育领域里有设计研究能力的人。如何让教育者把他的设计研究能力或研究设计能力和他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研究型设计人才,这始终是赵老师密切关注并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科研之外,赵老师在教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会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院的教学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长期坚持将科研同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他认为综合类大学培养学生应坚持实践和理论并重的人才培养思路,不能仅练习技能,做设计要有创新要有思想。赵老师主讲的《室内照明设计》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赵老师关注照明领域已有15年,他不断思考、改革,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课堂上,他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在实验设计室里,讲解枯燥的设计原理,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在谈到与学生们的关系时,赵老师开玩笑道:“在这方面我有点失败,学生们都比较害怕我,因为我要求比较严格,有时不会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赵老师语气中带有一丝苦恼,他表示自己下一步会改进,多与学生们互动交流。虽然赵老师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严格,但初衷还是希望学生们能做到更好,看到学生用功用心了,会不遗余力地去表扬去鼓励。

同时,赵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校里要充分利用好时间,不要轻易浪费,也不要过度依赖老师,学习要有主动性、有目标,不盲目从众,新生最好在大一下半年就树立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赵老师表示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扬长避短,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科研事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