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潜心笃志做学问——访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强老师

作者: 来源: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誉馨 王剑 赵圆圆   发表日期:2021-07-08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强老师主持申请的《含挥发性脂肪酸废水中PHA合成菌株的富集机制》成功获批为期四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功的背后是怎样的苦心孤诣,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一行采访了李老师。

早在2011年,李强老师获批了他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5年,李老师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时遗憾落选。对此,李老师坦言道,与资助名额的失之交臂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幸而他没有丧失信心、停下追随科研的脚步,他相信任何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与失败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失败的经历也是对自己科研事业的一种鞭策,从那之后李老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决心,愈发努力。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李老师终于在2018年获得面上项目的资助。至今李老师已经连续获得两项面上基金项目。谈到这里,李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老师说,这不仅是他科研事业的一大突破,也是对他科研能力的肯定。“不忘初心,潜心笃志”是李强老师从事科研的信念,也是支撑他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李老师告诉笔者,他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化工企业工作,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环保的种子,这也是他热爱环保的一大原因。工作两年后,李老师决定重返校园,攻读研究生学位,并从此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与此同时,工作经历给李老师带来了十分大的触动,再加上他的本科专业与微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李老师开始了环境微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致力于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将废水、剩余活性污泥等废弃物变为可为人类利用的宝贵资源。

怀着一份热爱科研的赤诚之心,李强老师在科研道路上潜心笃志,一路前行。虽然在申请科研基金时他曾遭遇过不止一次的挫折,但面对困境李老师从来没有选择过放弃。一如他教导学生的那样:“在科研的道路上,遭遇坎坷是常态,坚持不懈是迈向成功的奠基石,不要担心失败,要从失败中学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正是因为李老师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才有了诸多的科研成果。

李老师在总结自己从事科研的经验时说,进行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确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后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同时要明确自己选择的道路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多多涉猎,博学广思,也会给自己带来独特的启示。

李老师长期从事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李老师在Bioresour Technol,New Biotechnol,Int J Biol Macromol,Int J Syst Evol Micr,生物工程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同时,李老师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各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李老师还兼任J Agr Food Chem,Appl Biochem Biotech,Int J Syst Evol Micr等学术刊物的特约审稿人。

李强老师说,其实他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谈及关于这次获批国家基金课题的主角PHA,李强老师娓娓道来:“PHA是近20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由微生物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由于P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生物可降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所以它同时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是一种非常环保且用途十分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的发展前景广阔,因而李老师的研究项目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

“科研应当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可泛泛而谈。”在谈到科研经历时,李强老师这样说。同时,他希望同学们在保证平时学习的前提下多多接触科研项目,培养、锻炼自己的科研精神和实验能力。好奇心是研究的基本动力,尽可能去了解不同的科研方向,以便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面对难度较大的科研课题时,不要退缩,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去做。另外,在进行科研探索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成功、过于注重结果。对于科研新人来说科研过程训练的重要性往往大于科研结果本身,要在过程中积累经验,磨练本领;多多动手实验,不要只是纸上谈兵,实践是检验真知的标准;多与老师学长们交流,主动寻求他们的帮助。

2005年,李老师来到济南大学工作,先后教授本科生《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和研究生《生物反应工程》《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等课程。李老师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SRT项目9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项;李老师还是济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发酵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的课程负责人,李老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曾获山东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李强老师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老师,侃侃而谈,不疾不徐,十分温润有礼。他既是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师长,又像一位久别重逢的朋友,缓缓地带领笔者走进他的教学和生活当中。李强老师工作繁忙,却有办法很好地平衡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既能照顾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也在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他会把自己带领指导的研究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学会共同协作、共同探索、解决困难,并且在他们困惑时指点迷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李强老师在讲课中也有自己的方法,在课堂上尽其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之外李强老师也尽可能地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寻找和学生们的共同语言,走进同学们的心里,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互动。

科研之路艰辛而又漫长,有时工作到深夜也不足为奇。李老师说,既然选择了当前的道路,就要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我很喜欢奋斗的感觉,不忘初心,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

采访最后,李强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学习为先,在学习之外也要培养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不要忽视实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做实验,多多接触各种科研项目,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