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运用大数据方法加强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

作者: 来源:土木建筑学院 段继燕   发表日期:2020-10-23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被网络再加工、放大,容易导致舆论风波,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很大挑战。为此,必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建立创新性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以构建区域性和谐的校园环境。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对高校突发事件舆论进行引导与管理:其一,运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高校内部构建“学生-职能部门-学校领导”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外部形成以各级政府、各类媒体、各大院校等多方社会主体联动调控的区域性协同管理模式,并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制度保障;其二,以大数据为抓手,搭建智能化的高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此来加强多方社会主体对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的联防联控,做到有的放矢,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确保区域协同管理工作得以高效顺利地开展。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新时代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确保社会安全有序发展。”目前,网络舆情管理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类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融媒体时代”已经不期而至。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即时通信用户达8.25亿,其中学生群体为主要群体,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已成为舆情传播的主渠道之一。基于我国当前互联网的使用现状,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的控制与管理已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大挑战。

一、国内外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网络舆情的研究与互联网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文献最早起始于2005年,自此逐年呈增长的趋势,于2016年达到峰值,近些年一直保持较高的态势。相应地,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是从2007年开始,到2018年达到峰值,研究文献占网络舆情研究总文献的1/3左右,各类高校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其中,传统的研究内容大部分针对的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传播途径、引导策略、监管机制、预警及应对策略等,而采用“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以及应用大数据方法的研究却很少。

由于国情差异,网络舆情概念具有中国特色,国外文献中很少有与“网络舆情”相关的专门词汇。从现有文献看,国外文献一般使用Public opion对公共舆论或民众意见等进行表述,少数文献用Public feeling,相应的网络舆论一般用Network Public opion来表述。据检索,国外基本上没有关于网络舆情的直接文献。在西方国家,民意表达与政治生活关系密切,因此文献研究多与民意传播、民意测验及相关的调查方法、路径、效果等有关,很少关注民意的演变问题或舆论引导问题。因此,基于国情差异,国外在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方面相对匮乏。

二、创新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一)根据网络舆情的演化趋势进行引导

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通常按照孕育、扩散、变换、衰减的过程进行演变。通过参与主体的数量增加以及传统媒介、网络媒介、网络新闻间的交互传导,容易引发难以控制的网络舆情。

高校突发事件的行为主体是在校师生,在舆情的孕育阶段,控制其传播源头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突然性、聚众性、破坏性等特点,需要所在高校快速响应,并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运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高校内部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采用“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学院-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校领导”的上报流程和微校园线上服务平台等上报渠道,使信息快速传达,并迅速作出响应,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内部信息上报无障碍。

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舆情有扩散和变换的特性,舆情内容扩散的趋势一般由校内转向校外,由线下转为线上,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出现信息失真现象,容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局势。运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高校间形成区域性的管理模式,共同管控,加之区域政府、媒体等多方社会主体协同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舆情的扩散与变换。首先,应当第一时间通过学校官网或学校正式文件等方式公布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其次,借助权威媒体来引导舆情的走向,坚持正确的舆论走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避免舆情转为消极走向;最后,政府教育部门要协同管控,官方发声,并协调区域内各高校配合管控学校师生的舆论发表行为,正向引导舆情。

网络舆情在扩散过程结束后将进入衰减期,即已得到有效控制,这可能是永久性衰减,也可能是暂时性衰减,需要高校内部与高校外部共同做好监测,监测舆情的信息源、衍生源以及网络舆情对参与主体、社会群体的影响情况。随后应当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引导过程的评估恢复机制,评估管理过程中各方的满意度及取得的成效,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处理以后的类似事件提供指导。此外,还应当启动相应的善后工作,比如关注受舆情影响的学生群体及其他社会群体的身心状态,做好安抚工作;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二)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制定《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形成的网络舆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管控和引导,容易导致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紊乱,校园环境失调,这如同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疫情管控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中央、省市县乡村,上下一条线,全国一盘棋,众志成城,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因此,高校可制定《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按照其严重程度,建立可操作性强的预警系统,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等级。

I级为严重预警级别。政府动员组建紧急工作组,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各大报纸、电视台等媒体接受中央和政府领导的指导,启动舆情管理紧急计划,控制学校舆情源头,并对有需要的教师或者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Ⅱ级为高度预警级别。政府开展协调工作,强化地方相关部门的安全工作,并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和威胁度评估,修正师生、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对舆情看法。Ⅲ级为警戒级别。政府检查紧急状态程序,告知公众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盘点和补充紧急状态下的物资,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和训练。Ⅳ级为低预警级别。保持准备状态,评估和修正危机管理计划,与工作小组完善计划,权责分明,检查高校突发事件后的舆情情况。

三、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创新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应用于物理、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已扩展到军事、金融、通讯等其他领域。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的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能创新性地进行管控,做出更有依据、更合理、更精准的应急决策,可以大大节约应急的管理成本。

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首先需建立舆情库,信息资源的收集则非常重要。通过收集本地区和划定时间段内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并进行量化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准确地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掌握舆情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精确评估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由高校等科研单位与企业组建的专业研究队伍共同完成。目前网络舆情中的数据分析法可利用较为前沿的深度学习方法,采取舆情文本分词、相关性分析、上下文分析、情感分析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智能化处理,通过对舆情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够提供舆情趋势预测和预警决策,形成舆情智能管理的信息系统。根据大数据提供的预警信息,高校能够预防高发性的突发事件,制定舆情预警机制,增加相应的反馈机制,以便实现智能化管理。

大数据平台形成后,可由政府相关部门、区域高校等共享数据库,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合到高校网络舆情的协同管理中,使区域内高校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转变当前各高校“各自为政”管理现状,在尊重高校安全管理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高校安全管理对高校自身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打造区域高校间的大数据走廊,引入成熟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加之“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能够提升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减少因沟通不到位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断层。

高校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重在引导,防控并加之一系列的创新性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目前,较为成熟的工作管理体系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恢复。本文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理念,建立高校内部一体化工作模式,构建高校与政府、媒体协同管理模式,并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流,便于做出更有依据、更合理、更精准的应急决策,降低应急管理成本,为高校师生创造和谐、安全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学校稳定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