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访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丁广乾老师

作者: 来源: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刘晓雨 郭聪   发表日期:2020-10-16    

在这个象征着收获的季节,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丁广乾老师凭借新颖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山东省第七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摘得工科组一等奖;同时,丁老师进入全国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山东赛区的遴选赛,经过终极PK,从第六届和第七届两届省赛34名一等奖获奖教师中突出重围,获得工科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济南大学在该项赛事上的新突破。“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国教育工会山东省委员会主办,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承办,是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较权威的评比认定。

获奖的背后,有着多大的付出和怎样的艰辛,又有哪些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带着诸多的问题,笔者一行采访了丁广乾老师。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谈及获得一等奖的感受,丁老师非常谦虚,他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与学院良好的青年教师培养体制和“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正是因为有系统的培养体制和老教师的悉心指导,我们青年教师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要领并自由地施展才华,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丁老师侃侃而谈,他告诉笔者说,近年来,学校和学院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坊、课堂教学示范观摩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学院讲坛、外出考察培训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对于本次“超星杯”教学比赛,学校高度重视,教务处多次邀请往届比赛评审专家和教学名师对参赛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点评,同时专门组建了技术保障团队,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周到而细致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教师发展中心,也提供了众多的技术指导和参考资料,帮助参赛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精进参赛资料,提高参赛技巧。学院也是万分重视,组建了以山东省教学名师王焱教授牵头、专业带头人何芳教授领队、电力电子教研室全体动员的强大指导团队,一起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反复打磨教学过程,为比赛做全面准备。丁老师接着说,他本人则是全力以赴,在指导团队的帮助下,一次次修改和完善参赛资料,一轮轮磨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丁老师严肃认真地说:“一等奖的荣誉属于整个团队,我只是有幸代表团队走上讲台参加了比赛而已。”

当被问起参赛的初心时,丁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是为了兑现当初对学生的承诺。在初赛阶段录制教学录像后,有学生对我说:‘老师,要是您以后上课也这样讲,那就太好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去真正了解学生想要什么样的教学,努力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并且有趣地从课堂上获得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备赛过程中,丁老师认真通览了现有的教材,并且参考了许多其他教材和专业资料,重新梳理了整门课程的知识框架和逻辑关系,从而对每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在备课时,丁老师也进一步明确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理顺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方式,拓展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丁老师说,经过这次大赛的历练,他将教学和课程做了认真的梳理,除了课堂教学的脉络更加清晰,条理更加明确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努力做到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标。在日常课程教学中,丁老师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讲课时,丁老师时常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引入课堂,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师生互动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除此之外,丁老师也常常和学生们沟通交流,以便深入了解学生对于自己所教授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技巧。荣获大赛一等奖是对丁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认可,但丁老师认为比获奖更有价值的是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兑现了自己最初对学生的承诺。

锲而不舍 不负众望

谈起参赛过程,丁老师说了“漫长、煎熬、充实、提升”8个字。

比赛从2019年的1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20年的8月底,可谓是旷日持久。从一开始的学院比赛,到参加学校教学比赛并代表学校参加省初赛,再到从省初赛突出重围晋级省复赛,到获省决赛工科组一等奖,再到国赛遴选赛获得工科组第二名。这历时10个多月的比赛,让人体会到好成绩的获得是如此的艰辛和不易。丁老师说,比赛中,他也经历过忐忑和疲惫,有过无措与迷茫。漫长的比赛过程、严苛的比赛方式、激烈的现场比拼,都令人感到无比煎熬,但出于对教学的热爱和对完美的孜孜以求,丁老师在短暂的调整后,便会再次投入到下一轮激烈的比赛中去。杨绛先生曾写道:“当你克服了犹豫不决,克服了种种顾虑,终于开始去做的时候,其实已经跨越了这条路最大的阻碍。”丁老师说,在这将近一年的比赛中能够一直坚持下来,本身就是对毅力和恒心的磨砺。

丁老师坦言,备赛比赛的过程也是充实的。省决赛和国赛遴选赛采取临时随机抽取其中一个教学节段进行现场展示的比赛方式,旨在确保参赛教师把每一节课都打磨到极致,任意一段都精彩纷呈。为此,教学指导团队从筛选课程节段、剖析重点难点、制作教学课件、查找课堂亮点、打磨过程呈现等,每一步都扎实推进。曾经多少次线上会议,因为一个教学设计逻辑没有理顺,指导团队讨论到深夜;大家也曾因为找到一个好的工程案例而欢呼雀跃;因为追求课件的完美,小到一个标点,大到整个课件的逻辑,丁老师都反反复复地修改和完善。丁老师的办公桌上,至今还留着厚厚一沓参赛文稿,丁老师说,看着那些因为时常翻阅而卷曲泛起毛边的文稿,仿佛看到了整个团队深夜备赛的身影。那些寂静的夜晚,正是因为有了老师们的坚守而变得充实且有意义。

丁老师说:“成败其实就是左右一瞬间,即使这将近一年的坚持,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声,也仅仅会有遗憾,但不会后悔,因为我已经全力以赴努力过。正如八月长安在《最好的我们》中提到‘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千万朵怒放的蔷薇’。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10个月的紧张备赛参赛,300多个日夜的坚守,400多页全新打磨的教学课件,60000多字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与众多青年教师同台竞技、切磋和交流,一轮轮激烈比赛的磨炼,并得到专家和名师们的亲自面授,让我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精进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和提升,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升的目的,这才是我参加本次比赛最大的收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因为有了不认输、不服输、敢拼搏的精神,丁老师才能在这次大赛中斩获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展现了学校青年教师秉承“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良好风貌。

教研相长 不断创新

丁老师在教学方面精益求精,在科研方面也是不断探索。作为硕士生导师,丁老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每周召开研究生研讨会,一起探讨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可行的技术方案,寒暑假也不例外。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中,他坚持有教无类,个性化发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对于不同科研基础的学生,他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些都对研究生今后的深造及职业生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正是因为不断探索和创新,丁老师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几年,丁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服务社会和企业项目3项,总经费100多万元;丁老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14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作为第一申报人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谈到今后的工作计划,丁老师说,他将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积极申请教学研究项目,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理论高度;同时,继续精进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与教研室同事一起努力将《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打造成本科一流课程和精品课。在科研方面,和科研团队一起努力开展科研攻关,以科研带动创新,力争取得更多科研成果,并及时将新的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为同学们带来更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教研相长。

“人的一生中,任何成果都是阶段性的,只要努力,不停下脚步,今天的你就比昨天更加出彩。”这是丁广乾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秉承的理念。我们坚信丁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