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与岁月悟理 近四十载摆渡——采访“物理摆渡人”张仲教授

作者: 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亓志昊 王宾 刘中航   发表日期:2020-06-28    

流年似水,甲子湖畔育人无数。韶华光阴,钟声难掩离别之情。2019年12月25日,在这个一切如常的日子里,当济南大学清脆悠扬的钟声响起,张仲教授上完了他教学生涯中的最后一堂课,在悠长的钟声里,他与熟悉的课堂挥手作别。这节课是张仲教授曾经教过的学生们自发请求他额外上的一次课,也是他37年来第一次不讲物理的“悟理”课。作为他的学生,笔者有幸听了这节课。这节课上,张仲教授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在教学岗位上37年来和学生们一起经历的故事、他的学生毕业后的经历以及他自己的人生感悟。张仲教授谈及这些回忆时,眼神中流淌出涓涓温情,嘴角止不住地扬起,这些在他的脑海里记忆犹新般的往事就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讲台下的学生们也被带回了那些岁月,同张教授一起回想那段独特的时光,很多同学潸然泪下。因为这是他济大教学生涯的最后一次课,张仲教授的同事们利用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将事先准备好的鲜花送给他,此时此刻,他的几句告别词将千言万语汇聚,尔后便是双手紧紧地相握,这情感颇让老师们同学们动容,教室里响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张教授在讲台上挥写自己一生,将人生融入物理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济南大学物理学院的传奇人物——张仲教授。

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五年之后,张仲教授1987年来到了济南大学前身——山东建材学院工作,曾任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于2020年3月正式退休,结束了长达38载的教学生涯。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张仲教授的教学科研成果颇多,他是山东省精品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和理论物理系列课程群负责人,学校高等量子力学优质课程、理论物理教学团队、物理学专业负责人。2006年,张教授获得济南大学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奖。张教授主持编写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辅导书各一部。他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两项,曾经在Caran、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0篇被SCI、EI收录。张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家基金子项目1项,参与4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攻关项目各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4项,主持和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同时,张教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和省物理创新、光电设计、物理教学技能等大赛获一、二等奖5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一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3篇。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张教授在济大任教的三十三个春秋,他作为物理学科负责人,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积极带动老师们致力于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使济南大学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前已具有了物理学一级硕士点,并在学院成立后将物理学科建设成为了拥有光学和凝聚态物理硕士点的学科。

张仲教授1998年开始担任当时理学院物理系主任。张仲教授告诉笔者,当时并无物理专业,教师仅担任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师资中无专业教师。在学校的号召下,才终于在2001年申办了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了物理学专业。合校之初,物理学科连省级的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都没有,更谈不上省级的各种奖励。在这样没有教学资源,没有丝毫教学历史底蕴的环境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张仲教授接过重任,担任主管教学方面的物理系主任,开始了物理学科的建设。

物理学科最艰难的时候,张仲教授与其他元老们支撑着物理系。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毫无基础且艰难的条件下,怎样上专业课,如何引进高素质人才都是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张仲教授说,凌晨两三点他离开物理实验楼是常有的事情。“门被锁住了,只能喊保安来开门。由于是深夜,第七教学楼晚上没有灯,有些时候,我摸黑下楼时还撞出来了个大包。”他指指自己的额头,“就是这个位置,撞了好几次。”在他的带领下,千百回的夙兴夜寐和持之以恒换来的是济南大学物理学科的第一个省级的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当时为了引进硕士,为了招聘到合适的教师,他自费请前来应聘的人吃饭,与他们交流对物理学科建设的想法和规划,让应聘人员感受到了温暖和对学院前景的憧憬。

在采访的几小时内,张仲教授从建系之初的风雨兼程谈到物理学科现状。他说,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在他心里有着很清楚的时间线。“要做到两条腿走路,学科建设和学风建设都要抓。”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到学科宣传和学风建设,张仲教授侃侃而谈,对于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展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未来我们还要建成一流的学科和课程,我们的教师队伍要拿到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项目奖,要获得更多省级以上的科研奖励。要做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等等。”

在学校的支持和张教授的带领下,在2003年和2006年济南大学分别设立了光学和凝聚态物理硕士点。在2011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前,物理学已成为一级硕士点。现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以蓬勃的生命力成长着,春华秋实隙中驹,从“一穷二白”到拥有优秀教师团队和优良的资源,张仲教授栉风沐雨三十余年,他带领建设物理学科实现了从无到有,张仲教授已成为济南大学的一张名片。

身为世范 为人师表

身为一位名师,张仲教授具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张仲教授在他的课堂上并不仅仅讲述学科知识,还会在教书中串引育人的道理,这种风格很是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们都说,面对张老师就好像面对自己的一位老朋友,没有陌生的距离感,从他的一言一行中不仅能体会到他对于学生的关心和引导,还能体会到他对于学生平等的尊重和爱护。

从张教授的神情和言语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自信,当然自信源自于他雄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源自于他对己对人的严谨的态度。课堂上,他鼓励学生不做低头人,要敢于迎难而上。为了防止学生走神,张仲教授总是能把枯燥的知识点讲得生动有趣,课堂的氛围也是洋溢着无限的青春活力,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听课,眼神中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张教授讲课时还偶尔使用方言,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能得到身心的放松。与学生们开的玩笑总是恰到好处,既营造了氛围,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多年来他的教学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称赞。

张仲教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关心着学生们的生活。他连续十二年担任班主任,坚持与学生谈心,他了解班级内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爱好。他相信,除了作为一位好的“教书人”之外,每个老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在迷茫时可以信任、可以给学生关怀的好朋友。在大学之路上,有的学生找不到目标和方向,有的学生为考研而焦虑……张仲教授都会与他们一起面对困难,帮助他们一起渡过难关。正是张仲教授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一级又一级学生前进下去的动力与坚持下去的理由,正是拥有这样良师益友的班主任,他带过的2007级和2011级物理学专业的两个班级考研录取率均为全校专业排名第一;带过的2015级光电三、四两个班级考研录取率46%,创造了本专业历史考研录取率的最高纪录。所带班级均有同学进入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深造。现在很多学生已经成为了博士、博士后,他们继续在物理的道路上奋进着。

张仲教授说:“我与学生的关系,一直界限分明,课上是师生关系,在课下就是朋友关系,只有这样我才能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内心,给予他们帮助”。当提及张教授时,那些他教过的学子无不怀揣着敬意和感激。张教授的课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喜爱,在毕业后很多学生选择了继续研究物理,张教授谈起他们时高兴地从抽屉里面拿出一沓照片和奖状给笔者看,每一张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凝结着张老师对学生们的爱护,翻到最后一张照片时张老师叮嘱我们不要放弃自己选择的路,要充满热爱和坚定地走下去。

张仲教授不仅对学生教育严格,对于年轻教师的培养,他同样是秉持严格认真的态度。在张仲教授的指导下,学院高丽老师在2019年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决赛荣获了二等奖,她告诉笔者:“张仲教授指导我教学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教学上的严谨,在日常的教学中,连教案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他都会很细致地改正。”对于张仲教授而言,老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对老师的培养与对学生的培养同样重要,“我常常和老师们强调对学生的引导,你多付出百分之二十去指导学生,学生自己就能进步百分之八十。”李洪蕾老师这样评价张仲教授:“风尘仆仆四十载,喜得满园桃李开”。在近四十载的教学生涯中,张仲教授教出了无数的优秀学生,带出了无数的优秀老师,他无愧于这样的称誉。

时不我待 砥志研思

张仲教授与笔者谈起了他上大学时候的趣事。他说,因那课程紧张,经常是忘记了吃饭,“到了饭点,别的同学拿着碗冲进食堂,我端着饭碗一边思考题目一边往食堂走,想着想着又从另一个门口绕出去了。”张仲教授说在做科研的时候并不会觉得疲倦,高强度的思考和专注力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对他来说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当被问及日常既要抓教学又要抓行政,这繁忙的工作是否会让他感到疲惫时,张教授挥挥手说:“这都是应该做好的事情,怎么会累呢?”张教授接着说,“多年来,我唯一的一次请假休息,是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出院后的第二天照常上课。当时学院的发展刚刚起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停下来。”

对于教育,张仲教授更是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老师讲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教材之外的内容讲出来,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讲给学生。”他说,大到教学内容的内在物理内涵和物理分析方法,小到结论中的某个字眼,张仲教授都会去细致地研究分析。他对教学有着严苛的要求,在指导年轻教师时张仲教授会由浅入深地讲解,并根据自己深厚的教学积淀提出更好的思路和讲解方法,让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呈现出准确、完整、逻辑性强的特征。“不失毫厘,不失圭撮。”张仲教授一贯秉承着严肃认真的教风,“其实现在也改不掉自己的这种性格咯”,他开玩笑地说,但又立马正色,“但是做一件事情就要用尽百分之百的力,而不要留有点滴的余地。”

无关迟暮,不问翻覆。千里朝圣,不忘初心。三十八年的辛勤耕耘,张仲教授带动了学校物理学科的建设,见证着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张仲教授表示,虽然已经退出三尺讲台,但在未来的岁月里,仍会继续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也会继续坚守着一个物理人对物理学科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