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践行良师之责于身 深藏家国情怀于心——访政法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获得者李慧明老师

作者: 来源:政法学院 崔智桐 张婷 冷钰   发表日期:2019-12-26    

和煦的阳光照在明亮的窗上,不知名的鸟在唱着属于自己的歌儿,整洁的书桌旁,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正在专注地看手中的资料,浑然没有发现笔者的到来。心无旁骛,专注学术——这便是笔者对于李老师的第一印象,而在接下来的短暂交谈中,笔者又看到了一个风格百变的李老师。

李慧明,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政法学院副院长,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山东省国际共运与国际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李老师主讲外交学,日本政治与外交,以环境政治(国际环境问题)、全球气候治理、欧洲环境政治为研究方向。2009以来,李老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连续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还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一等资助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济南大学社科项目等科研项目。出版专著《生态现代化与气候治理——欧盟国际气候谈判立场研究》《世界金融危机与国际秩序转型》,译著《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等顶级期刊、《欧洲研究》《山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等CSSCI期刊和其他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荣获山东省第3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心无旁骛 专注学术

谈到科研成果,李老师可谓硕果累累。在修完博士学位之后,李老师继续拓展和延续自己的研究。“学科创立的初衷就是研究国际战争与和平问题,避免人类冲突,追求持久和平,这也是这个专业的初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我们专业的研究领域也日益扩展到很多非传统安全领域。所以,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就选择了关注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个重大挑战,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这便是李老师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的原因。

在采访之中,李老师和笔者分享了他在科研之路上的经历。学术科研上最困难的是收集资料和理论建构,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人是多变的,社会也就是多变的。其次,是选择适当的理论去解释和预测这些社会现象。描述社会现象很简单,但是做学术更注重的是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实当中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分析它们的因果联系、来龙去脉,为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

在李老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中,他印象最深的项目就是2018年立项,目前还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战略研究”。李老师说:“我长期跟踪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价值,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加剧,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国家认清自己的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一方面应对我国自身发展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约束,另一方面也是为维护人类家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胸怀抱负 家国情怀

李老师告诉我们,随着中国家地位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蓬勃发展,且国际社会风云多变,国家需要更多的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处理日益增多的国际事务服务。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了解众多的国际制度,也更需要通过融入这些国际制度和国际规范,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同时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需要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知识的专门人才,在全球主义和世界主义的视野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学习国际政治,你会获得一份技能,一种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外语能力会不知不觉的提高,你会自然而然的获得大局意识,一种宏观看待问题的国际视角,而非狭隘的国家或民族主义视角。譬如老师不认同“中美贸易战”这种中国人的口头说法,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和争端不能叫做“战”,而是一种“贸易摩擦”。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当笔者询问李老师是如何成为学生挚友之时,李老师告诉笔者作为教师要包容学生,在此前提下激发学生们发展他(她)的无限潜能,这就是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倾听者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和“说教者”,这就是关怀学生。当一个老师做到这些,就会赢得学生们的真正认可与信任,成为学生们喜欢和爱戴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李老师的观念里,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品质、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对待工作的强烈责任心,“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生态度,唤起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这大概就是大学教育的全部价值与意义,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与状态,但当教师试图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大概就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不怕说错,因为李老师非但不会指责他们、给他们预先设置一些条条框框,反而会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发言,参与到课堂中,李老师更是用心良苦,在课堂上采取让每个学生轮流上讲台讲课,其他学生现场评论和提问,让学生即兴回答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大胆发言的能力,同时,李老师还会定期举办讨论会、辩论会、读书分享会等,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时代,资讯发达,科技日新月异,手段花样翻新,互联网极大地改变着当前的教学形式,网络课程、视频课堂也在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甚至有人预言说未来教师工作也可能消亡。但是正如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所说:“教师是不可能消亡的,未来应该让教育有感情有温度。”所以,在李老师看来:教育问题的核心点是“爱与关怀”,一切技术都是辅助手段,只是为教育提供更完善、更优化的渠道和方式。在一个人工智能即将来临的时代,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有感情有温度”的课堂教学仍然难以被取代,当前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仍然是教材与知识以外的东西,当然,在课堂教学本身以外,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仍然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教学的真谛在于知识以外的那种对待真理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与方式,在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也就是“爱与关怀”。

有的放矢 自我充实

李老师告诉笔者,当代大学生最缺少的大概就是吃苦耐劳的品质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或者还有缺少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好的方面就是生活条件好了,具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度,学生们具有更多的平等意识和追求个性的精神特质,思维超前。对于以考研为目标的学生,李老师建议同学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明确的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学校,认识到自己是否适合学术研究。大学不同于高中,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学生应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名著,而且不要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而言,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甚至一些文学的经典著作都要涉猎一些,扩大阅读面,提升自己的眼界和境界。正如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读的书越多,你就会发现你在与人交谈时会更自信,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会有更多。李老师说他高中时期就喜欢读外国的文学名著,而且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人生感悟。同时对他的写作能力和外语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李老师说,大学的特点是时间自由,丰富多彩,学生应该在课下适当参加一些组织社团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社交圈,同时也要勤于锻炼。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就难以实现梦想。

李老师用行动告诉笔者什么是责任,那就是用真心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认真对待就是最大的负责。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家国情怀,热爱国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际大事,培养大局意识,努力充实自己。最后笔者祝愿李老师在科研之路上,更上一层楼;在育人之路上,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