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使命在肩 初心如磐

作者: 来源:体育学院 杨杰   发表日期:2019-11-21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体育是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文明进步、人民生活美好的标志和象征,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做好体育事业是体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体育学院党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结合体育学科专业特点,围绕“体育+党建”特色,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奔着实际问题去,爬山过坎、换挡提速、转型升级,团结广大党员和群众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体育力量。

一、守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育学院党委积极推进初心教育,将体育战线爱国拼搏、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精神融入主题教育,积极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一是在学院7个党支部开展过“政治生日”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同志们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发表生日感言,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入党以来的追求与表现,总结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重点查找自身差距,进行自我剖析,展望未来和努力方向,政治生日制度激励党员同志们不忘初心、奋发有为。二是在教工党支部开展坚定“四个自信”、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在刘公岛上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在郭永怀纪念馆前共同听党课,举办“红色基地红色党课”教育活动。这些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教工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传承优良传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队伍活力。三是在学生党支部实施“两个小红本”制度,从党员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就开始培养和坚定初心,即学生自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开始,为积极分子发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记录册》,为预备党员发放《学生党员成长记录册》。要将个人理论学习、先锋作用、组织生活、专业学习、工作感悟、作风纪律、生活点滴等模块内容记录在册,每月底交学院党委,由学院党委成员和教工支部书记逐个点评指导。“两个小红本”制度的实施,拉近了学生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了对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精准化培养的教育指导。

二、担使命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无数优秀的体育健儿为国争光、拼尽全力。50年代末中国登山队员用血肉之躯搭起“中国梯”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第一高峰之上,80年代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还有不朽的女排精神激励了民族奋进的步伐,女足铿锵玫瑰、男女乒乓天团、跳水梦之队、田径亚洲飞人、男篮移动长城一度成为时代的标签、奋进的名片。70年间体育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体育事业筚路蓝缕与国家和民族一起踏上复兴路。时至今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体育事业、体育教学、体育学科肩负着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新时代使命。体育学院党委在“体育+党建”品牌建设中,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围绕体育强国建设,立足党支部发挥教工党员的模范作用,积极优化布局体育学科,促进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传统专业升级,积极申报发展新兴运动训练专业和运动康复专业,对接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于新旧动能转换中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等工程项目。

三、找差距

找准差距,担当作为。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找准新时代工作新标准存在的差距;对照人民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找准体育工作服务社会存在的差距;对照党章党规,找准党员行为、党员作为中存在的差距;对照榜样、典型、模范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提高要求、提高标准、提高目标,进行自我剖析、组织整改。体育学院党委组织各个党支部和各个系部,进行深入调研,对照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体育学科,发现存在的问题,先后召开调研会议10余次,形成了整改清单。体育学院党委组织班子全体成员,全员到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调研,学习学校体育工作、体育学科建设、体育专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剖析差距,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了体育学院发展规划。差距不找不明,问题不攻不破,体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体育学科专业有待增补、体育场地建设亟待强化、校企合作亟需深入等问题,成为体育学院党委监督推进工作的重点。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积极推进找问题成为了学院党委一项工作制度。

四、抓落实

狠抓落实,唯看行动。教育的目的在于落实,工作的成效在于行动,推动党的政策路线方针、主题教育活动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事业发展、工作创新中的关键问题,推动解决教师学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体育学院党委积极推进主题教育要避免形式主义,要见到具体落实行动。

第一,积极推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先后组织大学体育部、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等教职员工,研讨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要求各系部制定改进措施,实施了大学体育教学场地封闭管理、体育器材更新等系列工作。

第二,解放思想破解体育场地短缺难题。积极向学校反映体育场地问题,学校主体育场、舜耕校区篮球场、天赐美玉网球场整修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同时,学院党委积极与新乐活健身、奥盛体育等企业进行了深入洽谈,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改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

第三,科学决策推进学科专业补强工作。针对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医养健康人才、体育技能人才的需求,体育学院积极推进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专业申报与建设工作,已经组织人员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单位进行专业建设调研工作,体育与医疗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等工作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

第四,拓展视野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与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等知名体育企业开展合作,座谈、论证、现场考察等工作持续性开展,未来体育学院将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设一批体育场馆、培养实用体育人才、大力开展体育社会培训,通过社会服务寻找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