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7-0818/(G)      2024年01月
05
总第819期



关闭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休斯首席教授詹红兵来校作学术报告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19-09-12    

本报讯 近日,应水利与环境学院的邀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修斯首席教授詹红兵来我校作了题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含水层补给研究最新进展(Two Frontiers in Stream-Aquifer Interaction and Managed Artificial Recharge)”的学术报告,对目前在“河流和地下水动态断开过程中养分的反应运输与生物絮凝”和“使用包气带渗透井进行含水层补给”的前沿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水利与环境学院的部分教师、研究生和山东大学的部分研究生及山东省地矿勘查研究院部分技术人员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王维平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詹红兵教授首先对“河流和地下水动态断开过程中养分运输和与生物絮凝”这一工作进行了阐述和汇报。提出了将废水排放到短暂或间歇流中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水质、增加地下水回灌量等优点。通过对耦合可变饱和流动,营养物质的反应性运输,生物量生长和生物堵塞模型的耦合,得出堵塞层可以自然发育,促进河流与地下水的脱节和生物质生长诱导的河床渗透率动态演化是一个自限过程这两个重要的结果。随后,詹红兵教授对“使用包气带渗透井进行含水层补给”进行了汇报,首先对MAR(Managed Aquifer Recharge)工程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使用包气带渗透井进行含水层补给,并对包气带渗透井回灌过程中水在包气带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对于KD (Kh/Kr)的值较大的非饱和区,注入水的很大比例在井底部与饱和区之间形成水丘,这是包气带渗透井实施MAR的有利条件;各向异性和井的结构对饱和带早期补给速率的影响不可忽略,但对后期补给速率没有影响;可以通过将观测到的水头增量与已推导的理论解进行拟合,来估计非饱和参数,并评估管理后的回灌能力。报告会后,詹红兵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解答。(水利与环境学院 李文良)